上海市汽车行业协会

燃油标准屡次延后 受制于油品供应
发布时间:2012-01-11 13:56:36

  环保部的资料显示,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汽车工业高速发展,汽车产销量和保有量不断攀升,2009年中国汽车产销量均超过了1300万辆,分别超过了日本和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汽车生产国和消费市场。
 
  不过,伴随汽车第一大国而来的,则是汽车尾气污染日益严重。“车、油、路”同步升级,是缓解机动车尾气污染的重要措施,“车油一体、油品先行”也是欧美等国在机动车污染减排方面的典型经验。
 
  环保部网页上称,“实施更严格的汽车排放标准,是控制日益增加的汽车排放污染,切实解决危害人民群众健康的城市和城市群复合型大气污染的重要措施之一,也是中国汽车工业与国际市场接轨的重要保障。”
 
  不过,良好的愿望却一直难以达成。事实上这已经不是国Ⅳ标准第一次延后了。而每次延后的原因,基本都是燃油标准拖了后腿。
 
  在国内,被石化企业绑架的油品标准、车用油品环保监管机制的缺失和油品升级中“过渡期”的存在,都让油品成为机动车污染减排的短板。
 
  油品升级的关键在于脱硫,国内“三桶油”(中石化、中石油、中海油)都已经掌握了相关技术,但在改造成本无法通过油价转嫁的情况下,它们认为这样的投资是一种负担。
 
  可查资料显示,国家环保部原本计划从2011年1月1日起推广柴油汽车国Ⅳ标准。不过在2011年2月,环保部称,由于国Ⅳ车用燃油标准尚未出台,还无法确保在全国范围内供应相应车用燃油,给全面实施机动车国Ⅳ标准带来一定困难,国家环保部对机动车国Ⅳ标准实施日期进行调整。即从2012年1月1日起,凡不满足国Ⅳ标准要求的压燃式(主要指柴油发动机)新车不得销售和注册登记;不满足国Ⅳ标准要求的压燃式新发动机不得销售和投入使用。
 
  环保部称,对轻型柴油汽车,暂定推迟两年实施国Ⅳ标准。即从2013年7月1日起,凡不满足国Ⅳ标准要求的轻型柴油汽车不得销售和注册登记。
 
  如今这一进度再次因为成品油升级进程延后。行业数据显示,目前国内中石化炼厂仅有40%的厂家能够产出国Ⅲ标准柴油,资源供应仍较紧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