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汽车行业协会

燃油标准提升 需要更高的行政力量
发布时间:2012-01-11 13:59:48

  那么问题该如何解决?中国在汽油脱铅方面的经验或许可以提供借鉴。那就是让更高层的行政力量介入其中。
 
  1998年,当时的国家环保总局力推汽油无铅化。因为有证据表明,铅污染会伤害人的神经系统,尤其对儿童智力有影响。早在上世纪70年代,欧美国家已开始推行汽油无铅化。但当时石油企业的态度并不十分积极,推搪的理由也包括准备时间不足、工艺体系还不成熟等。在汽油中添加铅,主要是为了改变汽油的辛烷值(反映燃料抗爆性能和影响发动机功率的重要指标),工艺相对简单,成本也较低。
 
  最终,主导汽油无铅化的并非环保部门,而是更高级别的行政力量。1998年,国务院发出129号令,限期停止生产销售使用车用含铅汽油。截至2000年7月1日,中国仅用了两年的时间就完成了汽油无铅化。
 
  由于当时全国94%的汽油由中石化、中石油生产,两家石油巨头在禁铅工作中起到了关键作用。国家环保总局2001年在一份报告中称,中石化于1999年7月1日起全部生产无铅汽油,2000年1月1日起所属加油站停止出售含铅汽油,提前六个月达到国务院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