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正式发布了《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提高成品油价格的通知》,决定自2月8日零时起将汽、柴油价格每吨提高300元,测算到零售价格90号汽油和0号柴油(全国平均)每升分别提高0.22元和0.26元。油价回到历史高位,而多次提到的油价机制改革再次推迟。
现行油价机制的主要弊端集中在什么地方?应进行怎样的改革?
国家发改委价格监测中心首席分析师程晓东表示,这些年来我国石油消费持续增长,对外依存度不断提高。目前国际政治经济形势较为复杂,伊朗核危机可能引发国际石油市场震荡和油价飙升的事件不能排除,我国石油供应安全面临严峻挑战。因此,无论从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保障国内成品油市场供应的角度,还是从运用价格杠杆促进石油资源节约的角度,都需要政府坚定不移地推进成品油价格改革,理顺成品油价格。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信息与市场部主任赵志平认为,去年,我国原油产量,表观消费(产量加净进口量)都呈现上涨趋势,原油对外依存度达到55.11%。市场中,需求大于供给,而且每年如此。市场化是油价改革主要方向和最终目的。
“目前,我国处于成品油价格机制的进一步完善阶段,基本原则是使成品油价格更加贴近市场,反映真实的市场供求关系,为其他改革铺路。新的成品油定价机制同此前的定价机制相比,调价周期将缩短、调价幅度将缩小,对短期油价波动会更加敏感,而且逐步将成品油的定价权下放。最终的方向是与成品油价格国际接轨。”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