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汽车行业协会

未来三年内中国汽车市场突破1850万辆的可能性较低
发布时间:2012-02-23 13:00:16

    根据中汽协的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汽车市场开局惨淡,1月产销量同比下降均逾20%,未来中国汽车市场走向何方引起业界广泛关注。
    目前,中汽协表示,预测2012年我国汽车销量约在2000万辆左右,增长率在8%左右。J.D.Power在京发布报告称,2012年中国汽车销量增速将达到11%;而对于中短期趋势,J.D.Power亚太区副总裁兼总经理Geoffrey D.Broderick认为到2018年,中国轻型车市场规模将达到3500万辆。LMC亚太汽车市场预测总监曾凌志也表示,2012-2013年中国汽车市场的增长率估计在11%-13%。除了上述研究机构外,不少汽车企业在制定产销计划时,也普遍将销量增幅定在10%左右。
    对于10%左右的增速预期,安邦表示按照目前中国汽车市场的现状,这个增速难以企及;甚至在未来的三年内,中国汽车市场都很难突破1850万辆这个高点。理由有以下三点:
    首先,经历了2009年、2010年的45%和32%爆发性增长之后,2011年中国汽车市场增速迅速回落至2%,中国汽车市场已经进入了一个蛰伏期,而这个蛰伏期估计长达3-4年,2012年正处于这个时期中。
    2011年中国汽车市场在高基数的前提下实现增长,这是十分不容易的,显示了这个市场的需求动能还存在,而且这部分需求的释放应该有一定的持续性,但这部分需求动能的强度已经减弱。我们认为现有支撑2011年的市场销量的能量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是二、三、四线市场首次购车需求的持续释放;二是一、二线市场的换购需求。这两股力量释放过程中,显然是逐步减弱的,而这两方面能量释放之后接续市场的动能应该就剩下二、三、四线市场的换购需求了,这部分需求的释放至少在近3-4年内不可能看到。
    其次,中国汽车市场规模的扩张并非是无边界的,如果对比已经发展成熟的美国市场,2011年所实现的1850万辆或是中国汽车市场在近几年发展的边界。
    1900年至今,美国汽车市场的发展已逾百年,主宰了世界汽车工业,成为名副其实的汽车大国,工业大国。在这一过程中,美国通用汽车公司不仅成为世界最大的汽车公司,也成为世界上首屈一指的跨国集团。与此同时,美国消费者对汽车的购买力也是强劲的。数据显示,截止至2010年4月1日,美国总人口为3.08亿,人均年收入为3.76万美元,是中国的36倍。美国的私家车和汽油都便宜,所以很多家庭都有好几辆车。中高档新车,价位多在2-4万美元之间,普通居民一年的收入就能买辆中高档车了。但是美国汽车市场经历了百年时间,才在2000年达到了1740辆的史上高峰,之后十余年美国汽车市场没有新的突破,2011年市场销量为1278万辆。
    相比较而言,从2001年底加入WTO至今,中国汽车市场销量规模十年间增长了10倍,已连续两年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市场。在居民购买力方面,我国在2010年人均GDP超过4000美元,几乎只能购买微型车。另外,由于区域发展不平衡、城乡发展不平衡等因素,在中国的13.7亿人口中,贫富差距较大,这也意味着有实力购买汽车的群体规模并不大。中国汽车市场已经用十年时间走完了美国汽车市场历经百年的路程,发展速度和规模不可谓不快,虽然目前中国经济仍处在快速发展的阶段,但是汽车市场的规模再实现进一步的突破,恐怕非常困难。
    最后,从内外部环境来看,没有合理的因素支撑中国汽车市场增速10%的走势。国际环境上,有分析指出美国当前经济有望避免衰退,但长期前景仍旧阴霾;欧洲主权债务危机风险逐渐凸显,世界经济处于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的动荡期;国内环境上,之前公布的“十二五”规划已经定调为“稳增长、调结构”,而2012年是“十二五”的第一年,这也意味着中国经济的结构调整还将持续至少两三年。在外部经济乏力,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