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国《福布斯》杂志指出,中国车企想凭借低价车进入美国市场是很困难的。首先,美国汽车市场上低价车所占据的市场份额很小。数据显示,2011年,价格低于1.5万美元的汽车在美国只占2.5%的市场份额。与前几年相比,美国低价车所占的市场份额在不断下降。2008年,零售汽车销量中,1.5万美元以下车辆所占比例为5.49%。当时是美国经济衰退最严重的阶段,消费者会尽量选择便宜的产品。随着经济复苏,人们愿意在购车上花更多的钱。2005年,美国新车的平均价格约2.8万美元,2011年已经升高至3万美元。而在二手车市场方面,低价车胜出的概率也不大。2011年,美国零售二手车的平均价格为1.7万美元。从此价格看,确实给低价车以空间,但是想要吸引二手车市场的消费者却不容易,需要提供非常丰富的车型。二手车的平均价格大概相当于一辆新的紧凑型轿车。消费者放弃购买新车,转向二手车,是因为某些二手车具有自己喜欢的风格和特点,并不是单纯只为低价。关于利用低价车扩张市场的策略,起亚汽车公司副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炯根以巴西市场为例,表示这一策略并非是完全有效的。很多汽车制造商都向巴西提供可以以任意比例添加乙醇和汽油的“灵活燃料汽车”,因为该国政府大力推广使用乙醇。起亚也是靠这种新车型提升着市场份额。中国汽车的数量也在上升,但主要靠的是价格优势,就像十年前的韩国汽车一样。中国汽车企业在开拓海外市场时,仅依靠低价策略是不能持续的,相反如果深入挖掘当地市场的政策、消费需求,从而设计生产相应的产品或许是一种更行之有效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