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汽车行业协会

北汽合作福汽 “大安汽”战火重燃
发布时间:2012-03-21 14:27:16

  北汽与福汽集团密谈合作,计划收购福建奔驰
 
  背景:北汽集团想要收购福汽集团早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双方早在2009年开始就一直在眉来眼去,三年前,北汽集团与福汽甚至已经草签过一份合作协议,福汽转让40%的福建戴姆勒股权给北汽,福建戴姆勒的股比因此变为北汽40%、福汽10%,戴姆勒轻型汽车(香港)有限公司持有50%股份。之后因为收购价沟通不畅以及广汽集团的横刀插入,北汽与福汽的这项合作遭遇难产。
 
  时移世易,近段时间以来,随着戴姆勒集团在华扩张的加速,其在中国市场酝酿已久的一系列大动作一经推出便令人眼花缭乱。在传出戴姆勒可能吸引中投作为其股东的消息之后,媒体又爆出了戴姆勒正在和北汽集团就如何合作进行谈判的重磅炸弹,在众多的备选方案中就又戴姆勒集团和北汽集团实现交叉持股的方案。此外,戴姆勒还在积极的推动南北奔驰在零部件领域的共享以及奔驰新销售公司股权结构的变动。而且,作为北汽和福汽双方的合作伙伴,戴姆勒为实现在华资源整合,积极牵线北汽和福汽的再次接触,以此为契机,借助上福建戴姆勒正式更名为福建奔驰、苦恋近10年的北汽福田和戴姆勒合资项目挂牌落地的东风,这项尘封三年的重组传闻再次甚嚣尘上。
 
  解读:若将福建奔驰收入囊中,北汽的产业版图将更加完善。据了解,目前北汽有乘用车、轻卡和重卡项目,但是在轻型商用车板块仍是空缺,福建奔驰的加入刚好填补空白。据消息人士透露,北汽有意完全整合福汽。
 
  根据北汽集团的规划,到2015年,北汽集团的汽车产销量要达到350万辆,主营业务收入达到4000亿元,效仿上南合作,北汽全盘整合福汽,更有益于扩大北汽规模。而且,在国家鼓励兼并重组的大背景下,北汽再次出手也符合政策要求。不过,有业内人士分析指出,福汽目前的发展态势良好,如果没有外力的干预,只依靠市场行为,北汽重组福汽难度很大。
 
  无风不起浪,北汽、福汽再次眉来眼去,并非偶然,但在长安汽车遇到兼并重组风波之后,这两家一南一北的汽车企业如何优势互补,则需要更多智慧才行。
 
  江淮汽车进入后左延安时代,“大安徽汽车战略”猜想重燃
 
  背景:2012年1月10日,安徽省委组织部和国资委正式宣布,左延安卸任江淮汽车集团董事长,由集团总裁安进“接棒”。作为江淮集团的“教父”式人物,还有两年留任期的左延安突然“退场”让外界对江淮的命运产生了多重联想,关于“大安汽”整合的猜想又开始重燃战火。
 
  据了解,早在1999年,安徽省政府就拟定了域内汽车工业重组方案,计划把奇瑞、江淮和安凯三家企业纳入“大安徽汽车战略”。而身为省国资委直属企业掌门人、执掌江淮20余年的灵魂人物左延安一直都表示不赞成"大安汽",随着2007年2月,江淮轿车项目获得国家发改委审批,左延安的“不感冒”使得“大安汽”合并方案宣告搁浅。 但在2009年5月,安徽省相关部门出台了《安徽省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再一次推出了“大安汽”战略,力推奇瑞、江淮等车企按市场原则在省内进行重组,力争形成一个年产销百万辆以上的汽车企业集团。有业内人士指出,实际上,整合奇瑞和江淮已经纳入安徽省汽车工业‘十一五’规划当中,但由于过去两家企业发展形势都不错,加上左延安本人不愿看到江淮‘被重组’,导致‘大安汽’设想迄今只能止步于规划。
 
  解读:从2007年拿到轿车生产资质,到在商用车和零部件领域达成多起合资合作,左延安时代,江淮已经完成产品转型第一步,但显然,江淮的内部整合并没有顺利跟进。与竞争对手相比,无论体制改革、营销机制,还是产品渠道布局上,江淮奉行的策略都过于保守。此外,安徽省政府一直都有实施“大安汽”的设想,即整合奇瑞和江淮等安徽省属汽车企业,从而组建一个足以抗衡长安、北汽和广汽等大型汽车集团的国有汽车集团军。
 
  另外,奇瑞和江淮还存在有很强的互补性,江淮虽然成功转战轿车,但立足未稳且推进艰难;奇瑞虽然也进入了重卡等商用车领域,但与江淮在商用车板块积累多年的经验相比,仍显稚嫩。这样,在当下国家鼓励汽车行业兼并从组的大背景下,在安徽省政府的大力推动下,大安汽”整合似乎已势在必行,让江汽集团在整合后拥有更大话语权或许是更现实的考虑。而现在问题的焦点也正是在于此——未来该由谁来整合谁。多年以前,奇瑞在该项目中一直处于有利的地位,在在安徽省相关部门内部也一直存在支持奇瑞整合江淮的声音,但是,随着近年来江淮汽车的不断崛起,未来 “大安汽”版图中的话语权之争开始愈演愈烈,目前看来,如何解决好奇瑞、江淮双方的合作关系已经成为了“大安汽”整合前需要处理的首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