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车用仪表委员会最新统计显示:2011年,国内汽车仪表行业多数自主品牌企业产销量同比下降,利润同比降幅大;外资企业产销量同比基本平稳或有小幅增长。随着越来越多的发达国家汽车仪表企业加快进入中国市场,国内汽车仪表生产迅速向外资品牌集中。外资汽车仪表企业作为“原配”跟随国外品牌整车企业进入中国,控制了多数优质配套资源,同时凭借其品牌、技术、资本优势,逐步蚕食国内自主品牌汽车仪表企业原有配套市场。当前,国内汽车仪表行业有近百家企业。其中,外资企业占有的市场份额达60%,几乎囊括所有中高档轿车配套市场。不仅如此,售后市场也被外资企业蚕食。汽车仪表属于长寿命产品,售后市场总量小。不同汽车仪表的形状和安装尺寸不能通用,功能、参数、接口和数据处理方式也不兼容,因此极大多数类型的汽车仪表产品不能互换和通用,导致非“原配”汽车仪表企业难以提供可互换的产品,限制了第三方企业介入该市场。而且随着总线通讯技术在新车型上广泛应用,汽车仪表的专一性特点更加突出,出现了同种汽车仪表之间也不能直接互换的现象,而须通过程序修正识别后才能互换。这样导致大多数原来以专攻汽车售后维修市场的自主品牌汽车仪表企业出现生存危机。目前,国内汽车仪表维修市场分为两大块:大部分是有通讯传输要求的高档产品市场和在车辆保修期内的维修市场,主要由“原配”外资汽车仪表市场占领;另一部分是没有通讯传输要求,车辆已经超过保修期的维修市场,主要由国内自主品牌中小企业占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