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随着交通运输部第一批公路甩挂运输推荐车型的公布,甩挂运输再次成为业界的关注焦点。2010年10月,国家发改委和交通运输部制定了《甩挂运输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确定把浙江、江苏、上海、山东、广东、福建、天津、内蒙古、河北、河南10个省(区、市)作为甩挂运输首批试点省份。2011年,试点工作在这些省市艰难推进,效果并不明显。交通运输部规划研究院战略与政策研究所所长谭小平近日表示,2012年1月,交通部公布了首批推荐车型,接下来会出台相关技术标准,再根据企业的申报情况陆续公布第二批、第三批车型。此外,2012年,交通部计划进一步扩大甩挂试点范围,目前这一工作正在进行当中。甩挂运输被交通运输部纳入“十二五”规划,“十二五”期间,交通部计划挑选更多试点城市及运输企业,开展示范性的工作,并争取覆盖全国主要区域。而作为试点的城市及企业,最关注的就是资金相关政策的落实。据谭小平透露,相关部门计划逐渐落实甩挂运输方面的资金政策。其中,国家发改委承诺2011年和2012年会提供一些资金的帮助,支持甩挂运输的试点。另外,“十二五”期间,交通运输部还考虑从车购税资金中列出专项资金,用于支持甩挂运输发展。于此同时,谭小平认为,目前甩挂运输的发展主要存在两方面的瓶颈。一是制度和政策的约束。“制度层面,对牵引车尤其是对挂车的管理已不太适用于目前的产业发展现状,导致挂车的使用成本偏高,抑制了用户购买挂车的积极性;政策层面,站场等基础建设的专业化程度不足,导致甩挂运输的作业站场比较薄弱。”另一方面,道路运输基础本身比较薄弱,物流运输业发展速度缓慢,道路运输市场总体较乱,缺乏大的骨干和龙头企业。“这两个因素交叉影响,制约了甩挂运输的进一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