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2012年政府信息公开重点工作,讨论通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关于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的产业发展规划,终于出台了。
根据会议的内容得知,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或许成为未来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依托。会议指出,加快培育和发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对于缓解能源和环境压力,推动汽车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具有重要意义。而未来中国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目标分两步走。要以纯电驱动为汽车工业转型的主要战略取向,当前重点推进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业化,推广普及非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节能内燃机汽车,提升我国汽车产业整体技术水平。
从这个表态来看,关于此前新能源汽车发展路径的争论可以告一段落了。解读会议内容后我们认为,考虑到目前中国新能源发展的环境,政府层面的意思或许是当前能实现推广普及的是非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和节能内燃机汽车。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产业化程度还不够,还需要重点推进。而纯电驱动车型将成为未来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的主要战略方向,但不一定是现阶段就要实现的目标。
对于汽车制造商而言,这意味着在当下的发展中除了展开对新能源汽车的探索外,还是应该要重视传统内燃机节能技术的提高。对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要逐步推进,更要注重汽车产业整体技术水平的提升,这其中包括了新能源汽车和传统内燃机汽车。于此同时,汽车企业应该具有将纯电驱动作为战略的意识,虽然说目前纯电驱动的产业的发展状态更像“只闻楼梯响,不见人下来”,但是由于其战略的特性,因此在需要的时候可能得以大规模发展。
会议还透露了未来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目标,争取到2015年,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累计产销量达到50万辆,到2020年超过500万辆;2015年当年生产的乘用车平均燃料消耗量降至每百公里6.9升,到2020年降至5.0升;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及关键零部件技术整体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在上述发展目标中提到,2015年新能源汽车的累计产销量将达到50万辆,不过根据中汽协的统计数据,2011年汽车整车企业新能源汽车的产销量分别为8368辆和8159辆,要实现这样的销量目标或许还是具有一定的难度。更与汽车制造商休息相关的是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发展目标中,再度强化了到2015年乘用车平均燃料消耗量降至每百公里6.9升这一说法。这或将促使汽车制造商改变产品结构,生产更多的新能源汽车以及开发、使用更节能的内燃机技术。
另外,会议还提到,为了实现规划的发展目标,将:一要实施技术创新工程。建立研发体系,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大幅提高汽车燃料经济性水平和动力电池系统安全性、可靠性、轻量化水平。二要加快推广应用和试点示范。实施鼓励购买和使用节能汽车政策,开展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试点。三要因地制宜建设慢速充电桩和公共快速充换电设施,制定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管理办法,建立动力电池梯级利用和回收管理体系。四要完善标准体系和准入管理制度,加大财税金融政策支持,营造有利于产业发展的市场环境,加强科研和人才保障,积极开展国际合作。
从会议透露出的信息看,目前《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更注重实效性、可操作性,认可节能内燃机与新能源汽车同时发展,逐步推进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程度,并没有要求直接上马纯电动汽车,这显示了政府层面对新能源汽车发展的谨慎性。不过值得注意的是,目前与规划相关的政策细则尚未出台,因此规划所能产生的影响还难以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