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消息称,国家发改委等多个部委正在从产业指导、技术与知识产权合作等方面制定系列规则,为跨国公司参与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供完备的制度框架。多部委制定的政策框架出台先后时间不同,都会陆续公布。例如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将对新修订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进行完善,与此前版本相比,《目录》将突出对外商进入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支持。据称,与《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相比,目前的稿子在鼓励类中增加了许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的项目。据介绍,《目录》在金属制品业当中,增加了航空、航天、汽车、环保型材料研发与制造;增加了基于PIv6的下一代互联网系统设备、终端设备、监测设备、软件、芯片开发及制造等等。据透露,下一阶段,有关部门将制订“跨国公司技术合作指引”等规则,推动中国企业与大型跨国公司间的合作计划,同时鼓励跨国公司在基地设立地区总部、研发中心、采购中心、培训中心,鼓励外资企业技术创新,增强配套能力,延伸产业链。商务部研究院研究员王志乐对媒体表示,除了鼓励外商投资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外,现代服务业也是国家鼓励外商投资的领域。在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创业投资企业和知识产权服务被纳入鼓励类的范围。工信部与知识产权局正在联合酝酿相关规定,以鼓励中国企业与跨国公司在战略性新兴产业知识产权方面展开合作。于此同时,跨国公司正在密切关注中国发展新兴产业的方向,试图开辟新的在华业务。新能源汽车目前在国际上成为吸引投资的热门领域,混合动力汽车、新能源等板块在国外已经有了一些产业化实践。目前,西门子公司希望在潍坊进军新能源汽车领域,美国霍尼韦尔将与山东有关企业合作太阳能内胆生产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