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资委一位内部人士此前也曾表示,国企发展与民企发展并不矛盾,国企改革从来不排斥民营和外资。但也有分析人士指出,国企向“优势”行业集中太过于宽泛,应该有进有退。
上述文章还披露了目前具体国有资产布局。分布在食品制造等行业的国企资产比重下降至11.9%,分布在基础性行业和支柱产业的国企资产比重上升到50.6%。在军工、电信、民航、石油及天然气开采和电力供应领域,国有经济占90%以上。国有企业还大多数实现了产权多元化,成为国有控股(参股)公司。截至2011年6月底,中央企业控股境内外上市公司达359家,中央企业资产总额的54.07%、净资产的68.67%、营业收入的60.4%都在上市公司。
对此,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刘瑞表示,从“理直”的角度而言,国有经济必须把握关系国家命脉的行业,这是中央明确提出的。“理直气壮”的表态也确实反映了近年来国企发展面临的现状。虽然国企改革近年来取得了成效,但也确实受到了舆论的干扰,比如说外媒的攻击以及民众对央企也存在不信任的因素。但他也表示,国有企业也要让出一定的位置给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此外,国企还存在治理结构不合理,内部管理方式不对,产业结构不协调,竞争力不强等诸多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