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汽车行业协会

“旧政”传递新信心
发布时间:2012-05-24 13:09:36

    对新一轮鼓励政策翘首以盼的中国汽车业,终于听到利好之音。

    5月16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确定促进节能家电、汽车等产品消费的政策措施。会议决定,安排60亿元支持推广1.6升及以下排量节能汽车。
    显然,这是目前仍在实施的节能汽车补贴政策的延续。该政策始于2010年6月1日,是对消费者购买节能汽车目录内的车型给予一次性3000元的补贴,旨在促进小排量车消费,促进节能减排。国家为此曾拨付120亿元补贴资金。在实施1年多后资金消耗殆尽之时,国家发改委、工信部、财政部于2011年10月调整政策,提高受惠车型门槛。此次将要安排的60亿元,即是对下一阶段节能汽车补贴政策具体落实提供的资金保障。
    尽管只是对旧政策的肯定与延续,但笔者认为,此举向外界传达了新信号、新信心。
    首先,再次肯定了汽车业对国家经济发展的战略作用。
    当前我国汽车销售额约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20%,是名副其实的消费需求大户。因此,在国家宏观经济增速放缓的背景下,汽车消费又一次成为扩大内需、拉动经济的突破口与重要途径。与3年前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国家采取的鼓励政策相比,另一个重点刺激对象房地产已被家电、汽车等节能产品所替代。汽车业是国家制造业整体水平和科技创新实力的象征,体现国家的综合竞争力,因此,国家支持汽车业发展的态度始终不变。汽车再次入选,实为必然。
    其次,尽管汽车消费仍受鼓励,但鼓励的主要目的已不在“量”,鼓励的方向也更明晰。
    从受惠车型范围看,2011年10月1日起国家抬高门槛,纳入补贴范围的节能汽车百公里平均油耗从6.9升降低到6.3升。此次调整后,很多小排量汽车因不符合要求无法享受补贴。此前,因覆盖车型范围广,节能汽车销量提升明显。据相关统计,从2010年6月至2011年8月,享受补贴的节能汽车共357万辆。此次延续补贴政策,更重要的是推广先进的汽车动力总成技术,调整产品结构、消费结构。提高汽车销量不是主要目的。
    从补贴资金看,因目前尚未披露更详细的政策信息,暂按每辆3000元补贴不变计算,60亿元能拉动多少辆节能汽车消费?200万辆。自抬高门槛后,至今仅有一批目录(覆盖49款车型)出台,受惠汽车范围亟待扩充。在此背景下,汽车企业定会加紧相关产品研发,努力提升技术水平,抢食补贴“蛋糕”。此次国家未给60亿元设定期限,因此200万辆的“量”究竟多长时间实现,还得看实际情况,并非一蹴而就。
    再次,在当前扩大内需成为主旋律时,国家针对汽车消费采取的是延续“引导性”的节能汽车补贴政策,这证明汽车政策已开始走稳。前些年车市过快增长导致能源、环境、交通等问题频发,因此政府虽然支持汽车业发展,但已不可能轻易再出台汽车消费刺激政策。
    可以判断,从实施效果上看,节能补贴政策对汽车消费的拉动作用可能并不明显,但意义不凡。在之前其他鼓励政策纷纷退出后,为何惟独该政策得以延续?其表明了国家调结构、促转型的决心,且这个方向不会变。政策的引导作用强化了,对市场的影响弱化了。
    当然,并不排除未来因经济持续低迷、内需增长缓慢等原因,国家将重启汽车下乡、进一步推进汽车以旧换新等其他措施,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汽车市场靠政策促“井喷”的时代已经过去。政策传递的不是对销量的信心,而是对健康发展的引导。驶入减速区的中国汽车业最需要的是平稳、健康、自主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