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国而言,电动汽车标准制定和落实不是事情的结束,从德美联手制定充电标准、日本统一推广自己的标准看,我国还需要补上“走出去”这一课。
首先,仔细观察德美和日本的充电标准不难发现,这些国家和企业制定标准的初衷不仅仅是将目光放在本土市场范围之内,他们更希望将各自的标准推向国际市场,在世界标准中占据一席之地,从而在电动汽车产业中取得优势,获得未来电动车市场的主导地位。从这一点来看,我国在标准制定之初就缺少了走向国际的气魄。
其次,德美和日本推行电动汽车充电标准的过程可以看出,国家和行业协会在其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此次德美8家车企所采用的标准就是用由SAE(国际汽车工程师学会)开发,并在其倡导下结盟。为了推广这一标准,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规定,从2017年开始,所有在欧洲销售的新电动汽车都将采用这个新接口标准。日本所采用的“CHAdeMO”方式,尽管是由东京电力公司发起,但得到了日本政府和日本汽车工业协会的大力支持。目前,日本电动汽车快速充电协会已拥有430个成员,且活动的经费全部由日本政府承担。
再次,德美和日本在推行各自的充电标准时所选用的方式也极为相似,都是以企业结盟的方式联合推出新的充电标准,并不断吸收新的企业加入,借助这些企业在市场上的扩张,扩大各自标准的国际影响力。尽管这些企业在市场上是竞争的关系,基础设施的建设单位和整车企业也存在利益上的分歧,但为了一个更远大的目标,这些企业能放弃利益上的争执,联合在一起,这种高瞻远瞩的意识值得中国企业学习。
同时,企业之间联合推出统一的充电标准,还能降低汽车企业与充电设施建设企业的成本,分担电动车市场在发展初期阶段所遇到的困难。
在传统汽车领域,我国已经成为国际标准的“跟随者”,面对电动汽车这一新鲜事物,我国占据一定市场优势,要想在电动汽车的国际标准制定中拥有足够的话语权,目前看,还需要积极推广,大胆“走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