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协会用户委员会、清华汽车工程研究院等8月16日联合发布2012年上半年中国汽车产品与服务质量投诉分析报告。统计显示,2012年上半年投诉总量为4664例,有效投诉占90.2%。投诉来自全国30个省份和直辖市,其中合资品牌投诉占58%,自主、进口品牌分别占38%、4%。八成投诉车辆是在汽车免费保修期内,一个月内的新车投诉占一成。
报告显示,投诉重点仍集中在发动机、车身附件及变速箱故障;销售欺诈、服务收费问题投诉上升明显,不诚信行为屡见不鲜;用户要求召回、赔偿等比例快速上升;企业的客户关怀活动遭车主冷眼相对,商业味道更浓;江苏、山东和广东省分列用户投诉地区前三位,维权积极性高。
统计显示,发动机问题投诉接近3成,高居首位;其次是车身附件及电器,近1/4,变速箱投诉近2成;转向系统、离合器、制动系统等部件问题投诉占比均在8%以内,比例相对偏低。对于发动机问题描述偏多于怠速不稳、异响、油耗偏大、机油消耗大及故障灯报警、漏油等。针对发动机出现的不少问题,维修站均表示与汽车所加油品相关,油品质量欠佳导致积碳等造成发动机工作的不良损害,维修站由此认为不属于车辆本身质量问题,拒绝免费维修或更换配件。
但很多用户不认同上述说法,表示自己都在正规加油站加油,甚至有些用户已使用97号汽油但仍出现问题,用户表示已无法在油品方面再做出任何改善性努力,并认为是维修站借油品来推脱责任。
报告还显示,2012年上半年,服务态度问题仍是用户针对服务反映最多的问题,超过总量的1/4。而且多在车辆出现质量问题后,与维修站甚至企业客服沟通过程中产生不满情绪。此外,由于车市销量走低,欺诈销售类事件增多,如二手翻新车当新车卖、节能补贴兑现不到位、配件以次充好、只换不修收费高等。对于上述不诚信行为,用户维权需求也更强烈。在车主诉求中,要求换件比例超35%,而要求赔偿、召回及其他要求比例迅速攀升,特别是要求召回比例,更是上涨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