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汽车行业协会

自主品牌集体改做“减法”
发布时间:2012-11-22 13:51:13

自主品牌车企今年经历了“过山车”一般的戏剧性变化。8月份之前,自主品牌市场整体占有率由50%下跌至40%,自主乘用车市场份额更是跌至30%,超过半数的自主车企销量出现同比下滑。然而9、10两月,自主品牌销量又超乎异常地实现逆转,重归中国车市第一大市场份额地位。

值得一提的是,经历困境,自主品牌车企开始集体调整过激的扩张策略,改为做减法,收缩产品线与经销商渠道,试图以精品、更灵活的小体量来和合资品牌对抗。

市场份额异常反弹 

9月成为2012年车市的分水岭。9月之前,日系、德系、美系、法系和韩系均为正增长,它们不同层次地挤占了自主品牌汽车的生存空间。包括奇瑞、比亚迪在内的自主品牌车企频频出现销量环比与同比双下滑,仅有吉利和长城汽车能够维持增长。但自主品牌乘用车整体销量占车市总销量的比例下降至30%以下,并呈逐月减少之势。

乘联会统计数据显示,上半年30家自主品牌狭义乘用车企中只有约一半企业同比保持了增长,同比增幅超过平均增幅的车企仅1/3。而如果从半年度的绝对销量来看,只有13家车企全年的销量预计能超过10万辆,能超过20万辆的车企预计只有5家,达到40万辆的则预计仅有4家。在年销量达不到10万辆的17家车企中,年销量不足万辆的车企又占到约一半。其中天津美亚汽车上半年销量仅361辆,吉奥汽车、河北中兴、哈飞汽车公司等上半年乘用车销量都不足5000辆。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秘书长董扬预言“三五年内半数自主品牌将消失”。“随着中国越来越多的城市实行车辆限购政策,加之外国品牌不断地在华扩产,中国汽车市场的竞争将会变得非常残酷。”董扬说。

9月日系车销量大幅下滑之后,自主品牌迅速抓住机会,连续两个月销量实现大幅度逆转。10月,自主品牌乘用车销售58.56万辆,比9月增长4.2%,比去年同期增长17.5%,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45.1%,市场占有率为今年以来的最高值。

乘联会分析认为,由于日系车市场下滑,本土品牌得到一部分市场空间。而海外市场与国内市场的日渐活跃,同样让自主品牌看到一线生机。乘联会秘书长饶达认为,在内外环境改善的情况下,今年自主品牌乘用车增长率有可能由负转正。

但前景仍不值得过度乐观。工信部等部委已经发布了推动汽车行业重组并购的通知。董扬认为,虽然自主品牌在此次分食日系车的市场份额中占据了一席之地,但自主品牌的艰难岁月在未来几年仍将持续,这与自主品牌整体实力未改善有密切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