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汽车行业协会

汽车企业觊觎车险市场主要目的或是资金
发布时间:2012-12-20 13:59:52

    近期,众诚汽车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的扩张举动引发了业内的关注。据了解,广汽集团控股的众诚汽车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众诚车险)目前启动增资扩股战略,注册资本金将从5亿增至15亿元,下一步将扩张市场布局。资料显示,众诚车险于2011年6月经保监会批准成立,成为中国首家由汽车集团发起控股的全国性专业车险公司。
    紧跟众诚的步伐,由一汽发起设立的鑫安车险近期正式获批成立,鑫安的成立,在一定程度上支撑了一汽盈利模式由从“制造环节增利”向“全价值链创效”的转变。另有消息称,东风汽车亦有意进军保险市场,是参股还是新设,具体投资模式目前不明朗。事实上,在投资保险公司之前,广汽等车企巨头早已在保险中介领域“小试身手”。
    而这股车企进军专业化车险市场的背后,有着政策利好的支撑,也靠企业自身发展的需求推动。首先,从政策层面来看,2012年9月24日,保监会正式下发了《关于支持汽车企业代理保险业务专业化经营有关事项的通知》,鼓励和支持汽车企业出资设立保险代理、保险经纪公司,推进车企代理保险业务的专业化经营。
    所谓“汽车企业代理保险业务专业化经营”,主要区别于当前汽车企业兼业代理保险业务模式。简单说,就是由专业机构和人员为消费者提供保险服务。早在2012年3月,保监会就已暂停审批汽车企业保险兼业代理许可证,力图改革汽车企业兼业代理保险的经营模式。
    保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作为对汽车企业专业化经营保险业务的鼓励支持,监管部门一方面加大服务网点准入政策支持力度,包括公司名称可以包含“汽车”字样、简化分支机构申请程序,分支机构负责人可以兼任等;另一方面是在分支机构设立时,将按照优先审批、简化手续的原则办理。9月以来,保监会对专业保险中介审批明显加快,共有近30家机构获批,其中6家为汽车企业联合拥有。
    而除去政策因素外,随着中国汽车市场进入“平台期”,汽车企业也存在着深化产业链条布局、改善资金链条等需要。从产业链的角度来看,汽车企业可以通过控制车险公司,来对客户信息、维修资源进行内部掌控,来提高其整体盈利。由于股东背景为汽车企业,因此车险公司熟悉其生产的车型性能以及安全性,在制定保单上更能对其风险状况进行精细化管理,可在承保理赔上进行费用管控。无论是众诚还是鑫安,都有着极为清晰的业务定位。即不走“大而全”路线,目前专攻车险、首先为股东汽车做好承保与理赔服务。
    然而资金是更重要的因素,汽车业作为资金密集型产业,需要大笔持续资金投入,而保险公司兼具金融投资性质及巨大的现金流,可以为车企带来中长期优质资本,为其提供重要融资平台。而眼前,占据国内财产险市场约七成江山,年均保费收入五六千亿的车险“蛋糕”,是汽车系资本觊觎保险业的初衷。
    目前来看,以整车厂商为主导的汽车系保险公司的成立,还只是个开始。由于这些公司目前多数在自身汽车生产和零部件生产所在省份开展业务,初期主要集中在若干个省,短期很难对现有的保险市场格局带来实质冲击。相较其他财险公司,汽车系保险公司背靠的是拥有一整条汽车产业链的车企股东,无论是在前端销售还是后端服务(维修、理赔)上,均具备明显的优势。这对于只要严格把控住费用率和赔付率就能收获承保利润的财险公司而言,意味的就是公司亏损期的缩短。
    为行内人所熟知的是,目前导致国内财险公司承保利润微薄甚至亏损的几个主要原因,便是渠道竞争的激烈导致中介佣金支出较高,以及维修成本较难控制导致赔付成本居高不下。而一旦与汽车相关产业建立起资本纽带关系,那么财险公司的车险盈利空间就会相应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