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特斯拉掀起了业界关于电动汽车的讨论热潮,虽然特斯拉目前所取得的成绩不错,但是其对中国电动汽车产业的刺激作用恐怕是短期的,或许能够在短时间内吸引一些资源投入电动汽车行业。从长期的角度来看,中国电动汽车产业的发展还有赖于政策法规的制定完善、汽车企业的技术水平提升以及相应使用环境的建设等。而目前,对于中国电动汽车产业而言,租赁业务同样值得关注。
6月22日,北京一家主打新能源汽车租赁的公司“易卡先锋”宣布,2013年内计划采购300辆纯电动汽车全部投入租赁运营,并已率先于清华科技园区内实现16辆的租赁规模;同时,政府相关部门、电网以及易卡多方联手协调完成了该园区内共11个充电桩的硬件布局。
6月18日,宝马也启动了Active E“电亮城市”项目,将Active E电动车以租赁形式交付北京的20位用户进行为期一年的试用,月租金为4200元。虽然宝马仍未披露正式投放电动车时会否以租赁切入,但上述举动被业界解读成宝马在为2014年即将在华上市的首款新能源车i3探寻商业化推广之路。再有,一嗨租车也于2013年4月份增加了电动车租赁项目。
据易卡运营总监纪会卿介绍,除了率先试点的清华科技园区外,该公司目前已经谈下了13个办公区停车场,年内将陆续推进上述区域充电设施的铺设。目前,交付使用的16辆电动车均为北汽E150EV,下一步将继续在清华园区投放50辆,年内计划组建成300辆规模的租赁队伍。车队组成以北汽车型为主,其他品牌多款电动车共同运营。纪会卿表示,由于各个地方政府均支持并有了明确的新能源推广目标,而厂家在前期摸索过程中也发现,电动车私人消费仍旧受高价以及续航里程等因素影响而踟蹰不前,因此在政府牵头下,电动车生产厂商和当地租赁公司三方协商,厂商以一个较低的采购价格批量卖给租赁公司,尝试以租赁模式撬动电动车私人消费市场。
一嗨租车公关总监邵巍称,该公司于2013年4月份上马的电动车租赁项目的原始动力与易卡的情况相类似。据介绍,一嗨第一批50辆电动车已经投入使用,年底前将补充至200辆,均为上汽荣威E50。目前,上海新能源充电设施主要集中在嘉定区,一嗨租车将在上海嘉定区新建3个专门开展电动车业务的租赁门店,后续会推向市区。
上述两家租赁公司锁定的推广目标以及定价均不相同。一嗨租车表示,由于该公司此前在传统燃油车租赁时积累的大客户名单里外企比较多,这些企业比较容易接受环保理念,并且对于成本控制要求相对高以及透明,同时这些外企对外籍中高层管理人员有配车要求,但只需购买使用权并非拥有权。与此同时,易卡方面表示,他们前期主要的推广对象为互联网公司,也是考虑到其构成人员思想新锐、对于新鲜事物接受度相对高。“目前已经谈下的谷歌客户就非常愿意尝试。”
在租金定价方面,根据一嗨规定,试运营期间荣威E50电动车租金为149元/天,包括保险费、年检费、正常维修保养费用等都包含在租金里,用户不需另行支付。此外,租用电动车前期在指定门店不需付充电费,还车时也无需将电充满。易卡针对电动车制定的价格则是以月租和季租为主,分别为1999元和5997元。纪会卿表示,前期这个是非盈利的定价,后续有了数据支撑才能做调整。
实际上,两年多之前,杭州也在尝试电动汽车租赁项目,当时规定鉴于前期试点及市场推广,一辆车月租金建议控制在1000元之内。后来,杭州众泰汽车旗下的首款纯电动车于杭州以租赁形式批量上市,首批100辆投放杭州,用户每月支付2500元租金。另据了解,合肥市民现在已可租赁奇瑞电动车。租赁人需先缴纳5000元押金,日租金是70元,但至少要租一周。
上述对比可见,各地电动车租赁的定价策略和差异比较大,他们大多数认为目前仍旧处于摸索阶段,后续随着使用车辆增多,将进一步测算并调整到更合理的定价。值得注意的是,除了未来可见的租金收益以外,积累电动车在用户实际使用过程中的各项数据是未来最大的潜在盈利点。同时,抢建电动车用户使用习惯的数据库也是可以预见的商机。另据介绍,电动车租赁公司还有很多盈利机会:如前期租赁的客户大部分有望成为未来的购买人群,租赁公司把批量购买者转交给汽车企业则可获得销售返利。
在电动汽车售价较高的前提下,租赁确实是推广电动汽车产业的途径之一,从目前上述公司所采取的策略来看,租赁企业的思路是竭力在租金收入之外开拓其他的收入来源,以尽量压低租金价格来吸引消费者。不过值得注意的是,租赁模式在一定程度上绕开了售价高这一问题,但是同样面临着电动汽车产业的其他问题,例如产品使用感受、配套设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