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在倡导节能减排的大趋势下,汽车轻量化理念日趋流行,国内外汽车整车及零部件企业纷纷研发先进的材料,以减轻汽车重量并满足排放和燃油效率的要求。目前,全球各大汽车企业都在大力研发汽车轻量化技术,其中以德系汽车企业的技术最为成熟。例如大众汽车使用的MQB平台让高尔夫减重100千克,油耗降低23%;奥迪利用塑料圆簧、使用全铝车身等使汽车整车重量减轻许多。宝马汽车在一些型号的车门、发动机罩和结构铸件上已经采用铝材,其中宝马5系的铝材零部件占总车重的20%。据了解,轻量化材料包含两大类,一类是低密度的轻质材料,如铝合金、镁合金、钛合金、碳纤维增强塑料;另一类就是高强度钢和成形性良好的先进高强度钢。目前,很多汽车企业都在使用更多的轻质材料来代替传统钢材,比如铝合金、镁合金、塑料件、复合材料等。其中,铝在汽车中的用量仅次于钢与铸铁,居第三位,而在全铝轿车中的用量则上升到第二位。北方工业大学汽车技术与产业发展研究学者郭硕文表示,目前国内汽车企业对汽车轻量化关注度明显不如跨国汽车企业,如果持续下去,国内汽车企业将会失去一次技术跨越的绝好机会。资料显示,目前我国汽车轻量化的目标完成得并不理想。我国每辆汽车每年平均约消耗汽油或柴油2.15吨,远高于欧盟的1.5吨、日本的1.1吨。2013年,我国在目标车型中传统燃油轿车减重5%-8%、混合动力客车减重10%的目标实现起来困难重重。专家表示,在汽车的2万多个零件中,约有86%为金属材料,因此可以通过使用轻金属或复合材料来减轻汽车自重。而目前我国汽车企业仍依赖较重的金属部件,每辆车的塑料用量仅为49.5千克。相比之下,欧美和日本汽车的塑料用量为126.7-178.2千克。据了解,目前我国的汽车轻量化已经形成了包括汽车企业、科研院所、材料零部件企业在内的较完整的产业链。如何让科研院所的研发与汽车企业的应用更好地衔接起来,已成为汽车轻量化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