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汽协最新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过半,中国汽车市场所取得的成绩不错,产销双双超过1000万辆,同比增长均超过10%。但值得注意的是,在亮丽的统计数据之外,中国汽车市场仍有令人忧虑的地方。
首先,中汽协的数据显示,2013年1-6月汽车产销分别为1075.17万辆和1078.22万辆,同比增长12.83%和12.34%,增幅高于上年同期8.75个百分点和9.41个百分点。其中,乘用车依然承担了增长的主力,产销增幅高于上年同期6.15个百分点和6.73个百分点。
其中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作为生产资料的商用车结束了上年产销下降的趋势。其中,上半年客车销售同比增长14.88%,增幅高于上年同期11.32个百分点;货车销售同比增长5.48%;半挂牵引车销量同比增长13.35%。商用车市场的增长,一方面和前两年商用车负增长带来的低基数有关,另一方面也和当前国四标准实施预期带来的提前消费。具有一定风向标意义的商用车市场回暖,对于我们判断未来汽车市场的趋势有着不小的意义。如果商用车市场将呈现稳定正增长的态势,或许意味着中国汽车市场有一个较为不错的表现。
其次,虽然整体市场呈现增长的局面,但是自主品牌市场份额缩减的情况没有得到改观。数据显示,上半年自主品牌乘用车共销售356.67万辆,占乘用车总销量的41.16%,较上年同期下降0.23个百分点。上半年,自主品牌乘用车销量虽高于上年同期,但销量累计同比增幅总体呈现逐月回落态势,且市场占有率也持续走低。自主品牌轿车的市场占有率表现略好,上半年市场占有率达27.65%,较上年同期增长0.44个百分点。不过,这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了自主品牌的非轿车车型市场占有率下滑明显。
第三,汽车市场上的库存压力有愈演愈烈的倾向。来自中国汽车流通协会的数据显示,2013年6月,中国汽车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为56.14%,比上月增加了4.82个百分点,经销商库存压力持续增长,经营压力加剧。调查显示,大部分经销商的流动资金能满足基本运营需要,但感受到了“钱荒”带来的资金压力。认为流动资金“一般”的经销商比例占40.9%;流动资金“紧张”的经销商比例从上月的10.8%大幅增至27.8%。融资状况也不容乐观,63.5%的经销商认为融资难度“一般”,认为融资“容易”的比例从5月的47.9%锐减至20.9%。
从多个品牌车企公布的数据看,绝大部分品牌都完成了半年的销售任务。但是在经销商层面,很多汽车经销商未能完成销量任务,经销商库存压力依然存在。随着7、8月传统车市淡季即将到来,经销商库存还有进一步加大的可能。7月份,传统销售淡季将至。商业银行流动货币紧缺虽未波及经销商,但库存车过多导致的资产占用过高问题日益严重。经销商运营压力及资金风险进一步加大。另一方面,随着各大汽车厂家渠道网点的不断扩张,同城同品牌的竞争日益激烈。
从总体的市场情况来看,2013年上半年汽车市场呈现两位数的增幅,是好于预期的表现,但是和年初相比,宏观经济形势并未有好转,因此目前暂不能判断需求动能的持续性。但是年初提及的自主品牌表现不佳以及汽车市场的库存压力直到年终也没有缓解,这使得在衡量销量统计数据时,需要打一个折扣。同时我们也认为,如果库存压力迟迟不得消化,中国汽车市场就好比身处悬崖边,走势莫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