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路透社报道,巴西经济活动指数5月份较4月份相比,下降了1.4%,与此同时,当地通货膨胀的影响仍在持续发酵。不过,本土车企出口量的下滑显然并非完全是上述外部因素导致的结果,近年来我国车企“走出去”的战略与收效更值得反思。近年来,本土车企在国内市场竞争压力不断增大,份额不断失守,一些企业选择了加大开拓海外市场的力度。从目前各大本土车企的海外经营模式来看,多数以SKD、CKD工厂的形式投资生产。但是从长期来看,我国车企从这类授权生产中获得的收益有限。鉴于这类授权生产商往往代理多品牌的汽车生产与销售,而我国车企对于这类授权生产商的控制权有限,因此在出口国市场也很难形成自己的影响力。此外,我国车企在这些市场发展根基比较薄弱,一旦遇到政治、经济的风吹草动便容易导致业务的波动。比如,巴西政府于2011年底将进口汽车关税提高了30个百分点,此后还针对希望获得巴西国内汽车生产厂商资格的汽车生产商出台了更加严格的规定,要求这些汽车生产商扩大在本地的研发投入。此新政一经颁布,我国车企的优势便不再明显,部分车企只好转战其他区域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