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汽车行业协会

汽车行业再制造的原材料限制将逐渐放开
发布时间:2013-10-23 00:00:00

    在9月份一场以“循环经济与绿色制造”为主题的汽车再制造论坛上,国家发改委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司处长郭启民透露:“汽车再制造所需的零部件原材料限制将逐渐放开。在强制报废汽车五大零部件和报废零部件进口的两大问题上,政府将不再限制。”近日,机械产品再制造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再制造工艺研究所所长胡振峰表示,国家正在制定再制造产品的具体标准,汽车零部件的再制造标准也正在加快起草,但具体出台时间暂未明确,国家有望逐步放开废旧汽车零部件的进口。胡振峰在北京举行的第四届重型商用车国际论坛上表示,尽管再制造行业在中国已经发展了十多年,但行业规模极为有限,目前涉及再制造业务的大小企业至少有上千家,玉柴机器、潍柴动力、济南富强等企业也涉及再制造业务,但即便这些规模较大的企业,单家企业的再制造收入也仅在1亿元左右。胡振峰表示,按照最乐观的估计,目前再制造行业规模不过50亿元。玉柴再制造工业(苏州)有限公司商务发展部经理周晓燕表示,目前国家的产品报废标准、旧件检验标准、再制造产品质量标准等都有待规范和完善。现行的《报废汽车回收管理办法》规定五大总成件必须报废,同时,再制造产品被视为旧件,大量废旧汽车零部件禁止进口,导致再制造企业旧件获得渠道不畅。胡振峰称,国家有望逐步放开废旧汽车零部件的进口。目前,卡特彼勒上海公司已经可以从东南亚地区进口连杆、曲轴等部分废旧零部件。据悉,卡特彼勒上海公司是目前中国唯一可以进口部分废旧零部件的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