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汽车行业协会

通用国际运营部南迁不代表中国市场“失宠”
发布时间:2013-11-22 10:42:01

    11月13日,通用汽车宣布,通用国际运营部GMIO(General Motors International Operations)的总部将从上海迁往新加坡,时间为2014年第二季度。据悉,新总部将有120人规模,负责管辖东南亚、非洲、印度、韩国和中东,还有欧洲的雪佛兰和凯迪拉克业务。
    而在此8月,通用汽车把其中国业务从国际业务中拆分出来了,中国区业务专门设立了董事长,使之成为独立的单元。这是近些年来通用第二次调整了,该公司在2004年放弃新加坡而设亚太区总部于上海。通用汽车在上海和新加坡之间的这一来一回,一方面显示了通用汽车在中国汽车市场的发展方向;同时也显示了国际汽车市场格局的变化趋势。
    2004年通用汽车放弃新加坡而选择上海时,正值中国汽车市场快速起步阶段。用曾任通用汽车CEO韩德胜的话来说,是中国业务越来越繁忙,亚太总部搬到中国,与亚太地区的运营相吻合。而国际运营中心总部设在这里,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通用汽车2004年在华销量为49万辆,通用2012年在中国销量(包括上汽通用五菱和一汽通用)同比增长11.3%至283.6万辆,在中国市场的份额为14.6%,中国市场已经成为通用汽车全球最大的区域市场。在此基础上,通用汽车将中国业务做成独立的单元,也显示了通用对中国业务的重视程度。
    不仅如此,中国汽车市场经过了近十年的发展后,已经从蓝海向红海演变。2012年,大众汽车在中国的销量为281万辆,其中有262万辆都是在中国本土生产,中国已经成为大众汽车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在大众汽车集团的未来发展规划中,中国将扮演至关重要的角色。大众汽车计划增加中国60%的产量,在2018年达400万辆。为了增加中国的出口量,在未来三年里,大众汽车将投入98亿欧元或128.4亿美元,在华销售的产品将增加至94款,包括34款本土生产车型以及60款进口车型。虽然近2000万辆的新车市场规模,给众多跨国车企贡献了巨大的销量业绩,但是中国汽车市场已经从单纯的新车销售转向拼售后、拼客户忠诚度了。所以需要通用汽车等对中国市场的车型选择、营销策略、售后服务等投入更为细致的工作,成立独立的单元,或许能够满足未来通用汽车在中国市场的发展需要。
    如果跳出中国市场,以全球汽车市场格局的角度来审视,我们会发现中国汽车市场,乃至所谓的金砖四国汽车市场的新兴市场光环正在淡去。此前有分析指出,在当今世界汽车市场中,成熟市场大多增长停滞或增速缓慢,而金砖四国的竞争格局也已基本成型。在这样的形势下,金砖四国以外四个新兴汽车市场集群的崛起,为汽车企业带来了最后一个可观的增长机会。据介绍,金砖四国以外的汽车市场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销量能够与金砖四国单个市场的销量相当。企业若要把握金砖四国以外的新兴市场机遇,则必须从区域集群的角度进行考虑。这四个集群分别是,东盟国家集群、新兴的中东集群、安第斯区集群、北非带集群。BCG预计,从现在起至2020年,这些市场的新车销量年增长率将达到6%左右,增速是发达市场的四倍。到2020年,这些市场将占据全球新车销量的1/5。
    而通用汽车选择的国际运营部新地址,正是身处东盟国家集群的新加坡,和之前选择中国作为亚太区总部的思路是一致的。再加上很多跨国公司被新加坡吸引的地方还包括较低的税率、英语的普遍使用、技术较高的劳动力和高质量的生活水平等,新加坡成为通用汽车的国际运营部也很顺理成章。
    综上所述,通用汽车将国际运营部迁出上海,并不意味着中国市场的“失宠”,而是通用汽车未来战略发展的新变化。从这一点我们也可以看到,跨国车企在中国汽车市场的竞争模式进入了新的阶段,或许在跨国车企的眼中,中国市场是作为正在步入成熟阶段的市场来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