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汽车行业协会

我国二手车市场秩序将逐步得到改善
发布时间:2014-01-09 13:10:22

  1月5日,国家标准化委员会官方网站发布了《二手车鉴定评估技术规范》,标准号为GB/T30323-2013,此《规范》将于2014年6月1日起正式实施。这是我国出台的首个二手车评估标准,该标准对二手车的鉴定评估的标准和方法做出了详细的规范。
  近年来,随着我国汽车的快速发展,国内二手车市场逐渐升温,尤其是在北京等一线城市,二手车的交易量已经持续高于新车。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统计,2013年前11个月,全国共交易二手车466.96万辆,同比增长8.39%。2013年全年二手车交易量将首次突破500万辆关口。
  但与此同时,我国二手车市场缺乏统一规范的二手车鉴定评估标准和方法,鉴定评估随意性大,评估结果可信度低,无国家标准可依。车辆评估价与成交价脱节、鉴定报告作假等问题,制约着二手车市场的健康发展。而在欧美地区的一些国家已经具备了成熟、完善的二手车评估标准体系,而我国二手车评估能力则尚不成熟,可以说这次规范的出台弥补了我国二手车市场规范的一个空白。
  本次出台的《规范》中明确规定车辆在哪检测、如何检测以及车况检测的流程步骤和方式方法。这其中有体现了五个原则,一是流程标准化。规范规定了二手车鉴定评估活动所遵循的最基本的程序、方法和步骤。二是检测设备化。规范引导和鼓励企业通过仪器设备开展二手车鉴定评估工作,以减少人为干扰因素。三是作业直观化。规范在附录中给出了鉴定评估作业表,评估作业人员可以按照作业表所列内容填写就可以得出车辆的基本技术状况。四是结果数字化。规范将车辆技术状况分为5个级别,让消费者一目了然。五是主体全面化。该规范除了专业机构执行外,其他经营主体也可以按照规范的方法与流程对目标车辆进行检测、鉴定和评估,并按照附录给出的示范文本填写车辆《二手车技术状况表》,供消费者在买车时参阅。
  可见,《规范》中对鉴定评估流程和方法进行了详细的规定,确保鉴定评估结果的客观和公正,最大限度地解决二手车信息透明化问题,让消费者在买卖二手车时做到心中有数。在《二手车技术状况表》这张表上,消费者可以清楚地看到关于车辆的几乎一切指标,包括有关车身重新喷漆情况、发动机和变速箱状态、底盘情况等,可以让消费者对汽车有全方位、标准化的认识。同时,此表作为销售方出具的车辆鉴定证明,具有法律效力,这样,消费者在诉求法律途径解决车辆信息不对称的时候,就有法可依了。
  尽管在此《规范》出台之前,我国二手车市场尚无国家标准,但是很多汽车厂商的品牌二手车纷纷推出了各自的二手车认证标准,在车辆评估方面制定出200多项检测项目。但是,这些认证只适合本品牌二手车的需求,而且认证车的数量较少,在二手车市场的影响力也较低。企业之间“各自为战”,没有统一的标准。
  该规范的出台正是对生产企业品牌认证二手车业务形成有力的补充,《规范》出台之后,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将指定符合条件的第三方机构或二手车经营企业,这些机构或企业具备二手车的鉴定评估权,其他经营二手车的企业可通过上述机构或企业为其收购来的二手车出具《二手车技术状况表》。届时二手车流通市场将涌现大批规范经营的第三方机构或二手车经营企业,从而带动整个二手车市场实现行业升级,引领我国二手车流通市场进入规范健康发展轨道。
  尽管该政策的出台只是一个规范性的指导参考,不是强制执行,因此可能会有二手车经销商不采取《规范》来评估二手车,所以政策的出台并不一定会在短期内立竿见影,但该政策的出台对于消费者在出售或购买二手车时,将多一层保障,而且对于目前国内混乱的二手车市场而言是一个巨大的进步。
  从长期来看,不向消费者提供车况信息的经销商将逐渐失去市场,该政策的出台也将引领二手车市场的健康发展,指引了二手车市场未来的发展方向,将促进二手车市场的行业升级,二手车市场也将进入透明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