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汽车行业协会

建立长期的“人才库” 瑞立机电学院成立
发布时间:2008-02-29 00:00:00

  如何破解用工难题?如何保障企业急需人才的供给?温州民企瑞立集团找到了一条新路。2月18日,由瑞立集团与浙江工贸学院合作组建的瑞立机电学院正式成立。据悉,该学院今年9月开始招生,设立数控技术、国际贸易等专业,学生毕业后将直接进入瑞立集团就业。

  温州市副市长孟建新,教育局副局长张志宏,瑞立集团董事长张晓平,副总陶保健、瞿昌贵、黄宝磊,零部件公司副总符圣安,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院长何向荣等学院领导、教师出席了成立仪式。张晓平董事长与何向荣院长在合作协议上签字,孟建新副市长等领导为瑞立机电学院揭牌。

  张晓平董事长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他说,通过校企合作、联合办学来培养企业需要的实用人才、后备人才,是瑞立集团实施人才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建立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一体化的技术创新体系,浙江和温州也分别提出了“创业富民、创新强省”和“三次跨越”的号召,要实现这些目标都离不开人才的培养。组建校企合作的职教集团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之路,一方面有利于建立能吸引企业参与的激励机制,另一方面通过挂靠、联合,可优化教育资源达到双赢目的。他希望,瑞立机电学院能处理好学校与企业、实训与生产、教学与技术研发之间的关系,注重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注重学生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更好的为企业培养高技能人才、为企业的持续发展服务。

  孟建新副市长在讲话中指出,紧缺型人才的培养和实训基地的建设,符合社会需求和产业发展的需要。他希望,温州有更多的像瑞立一样的龙头企业能与专业紧密结合起来,使专业成为产学研一体化的研发基地。他希望瑞立机电学院能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办出效益,使之成为富有特色的品牌学校。

  根据协议,在联合成立瑞立机电学院的基础上,双方将共同构筑产学及科技创新合作体系。根据瑞立产业发展需要,工贸学院将作为瑞立集团的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进行“订单式”专业人才培养,企业也将成为学院毕业生的就业基地。双方还决定联合在学院建立数控加工、机电一体化和国际贸易等实训基地,共同开展工学结合、生产性实训教育。办学期间,企业将直接参与制订教学计划、课程标准、考试考核等教学工作,并选派专业技术人员到校授课。学院方面则作为企业员工的人才培训基地,定期为企业员工提供上岗和在职培训,并派出专业教师到企业挂职实践,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此外,双方还将发挥各自优势,整合资源,在产品研发、科研课题申报立项、内部管理优化等领域开展更为全面和深入的合作。